沙家浜风景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南隅、沙家浜镇镇区东侧,属于阳澄湖水系,周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经济快速发展,面积约6000亩,现在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务院“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沙家浜风景区拥有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目前形成革命传统教育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国防教育园、横泾老街影视基地、沙家浜湿地科普园等功能区,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与丰富的体验项目。
革命教育区占地100万平方米左右,由革命历史纪念馆、照壁、碑亭、瞻仰广场等组成。它是抗战时期沙家浜军民鱼水情深、军民团结抗日的缩影。它所展现的光荣历史和革命精神深深地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而今它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初创于1971年,由已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亲笔题词,是沙家浜风景区红色教育核心景点。景区于2006年投资3000万扩建新馆,新馆占地6400多平方米,馆藏资料丰富,展示手段先进,是一个极具红色文化气息的现代化革命历史纪念馆。展馆将历史图片、实物展出与仿真环境、声光电等高科技艺术手段相结合,真正做到移步易景,寓教于乐,让游客通过动态的互动体验,身临其境地回到艰苦卓绝的抗日年代,追寻军民齐心的红色记忆。
瞻仰广场是革命传统教育区的主体场所,总面积1.33万平方米。广场的正中央是“军民鱼水情”主体群雕,由曾创作毛主席座像的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创作。“沙家浜”碑亭由叶飞副委员长亲笔题词,碑的另一面记述了常熟党组织领导常熟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历史功绩,“芦荡火种、鱼水情深”八个大字体现了沙家浜精神的主题。18根形态各异的抽象柱雕,象征了京剧《沙家浜》中18位新四军伤病员,虽然身负重伤仍然顽强不屈,体现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
常熟市沙家浜廉政教育馆由红色经典区、感受互动区、继承发展区和启迪分享区等部分组成,通过各种历史图片、雕塑、绘画、实物展出配合现代手段,全面展示革命先辈的勤廉史记,让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体会廉政的真谛,树立呼吁廉洁修身,弘扬社会正气的社会风貌。
主体雕塑名称叫“忠魂”,是一个燃烧着的火炬,这是一块安放36位伤病员骨灰的墓地。其中《沙家浜》中主角郭建光的原型夏光也安睡在这里。这些新四军官兵对这片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有着特别的感情。就象夏光老人对家人说的“百年之后,请把我的骨灰安葬在沙家浜,让我陪伴逝去的战友,一起沐浴阳澄湖上的缕缕朝霞” 。雕塑用火炬象征着革命的火种燎原不息,代代相传。
红石村的房舍依水而建,门前是石埠岸水码头,可以靠船,典型的江南水乡村镇,家家临水,户户通舟。这里建有文昌阁和土地庙,还布置了一些游客感兴趣的江南婚俗馆,江南船拳馆等民俗文化展示,春来茶馆品茶听戏。
文昌阁一般都是供奉文曲星即文昌梓潼帝君的地方,古代读书人为了登科及第,光宗耀祖,都会来求拜,祈望文曲星下凡保佑。匾额上是清代的常熟状元、两朝帝师翁同和的字体。这文昌阁原来座落在沙家浜厍浜村,是沙家浜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的诞生地。1928年4月,共产党员石楚材在这里开会,建立党支部,组织农民开展抗租斗争。
1939年11月6日,在芦苇荡养伤已康复的伤病员就在这土地堂里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江抗东路指挥部”简称“新江抗”。由夏光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我们在这里重建土地庙和文昌阁,就是为纪念沙家浜早期革命活动。
船拳,是江南地区一种特有的民俗休闲文化,既是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还是苏州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家浜江南船拳陈列馆将图文资料与实体展物相结合,运用声光电技术,将船拳知识、船拳典故生动展现,馆内陈列着刀、枪、剑、戟、石锁、石担等船拳器械、沙家浜历年举办船拳活动照片资料,以及沙家浜独有的“武医结合”的种种实例,直观立体的了解沙家浜船拳文化。
沙家浜水乡婚育习俗实际是一种地方文化,它属于吴地文化的组成部分,已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婚俗馆主要以水乡传统婚礼习俗为主线,展现了传统婚礼的流程及婚庆礼仪场面。孕育馆则展示了水乡特色的孕育过程,形象地介绍了水乡孕前孕中孕后知识及习俗。
横泾老街院落枕水而建,街上的染坊、布店、石拱桥、临水码头散发着古镇独特的历史韵味。走在老街上,木犀花正香,山歌阵阵美点生辉,坐在茶馆里,七星灶正旺,茶汤酽酽评弹呢哝。
春来茶馆因京剧《沙家浜》而闻名遐迩,是当时抗战时期新四军的地下联络站,茶馆里有聊天、有谈生意的,具有很好的掩蔽性,所以当年江抗部队主要的活动区域和开会碰头都在茶馆。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人们重温红色记忆和体验经典魅力的必去之处。“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泡一壶常熟有名的虞山绿茶,听戏品茗,重温历史,别有一番情趣。
位于老街上最显眼位置的是一座极具江南特色的古典“豪宅”,气势宏伟,威严高大,这便是《沙家浜》中“忠义救国军司令部”的所在地——赫赫有名的刁家大院。虽是仿建而成,却严格复制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宅院结构和江南地区的独特建筑风格,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工艺精细,展现了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值得细细品味。每年都会有多部影视剧将这里选作重要拍摄场景,是游客游览老街的必看之景。
江南农俗馆内收藏和展示了江南水乡农村人家的生产、生活用具,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真实反映了水乡风土人情。这些藏品全是由常熟人沈玥英女士用20多年收藏积聚起来的。各式各样的捕鱼捉蟹网笼;耕田播种锄地,收割脱粒扬晒的工具;戴着口罩弹棉花的汉子,身穿蓝印花布专心纺纱织布的姑娘;蛙鸣鸟叫,鸡啼犬吠的场景不由将我们的记忆拉回了那个年代,醉心于那份仅属于都市之外的淳美之风。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科普园通过水杉、香樟、芦苇、菖蒲、芡实、茨菰、荇菜、金鱼藻等不同种类的湿地植物,营造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湿地植物群落。结合完善的湿地科普宣教系统,引导游客在大自然中发现各种生物,并了解各种生物,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湿地科普馆建设在湿地科普园内,面积1070平方米,分为湿地印象、湿地卫士、跨越湿地、湿地生灵、湿地保护和湿地精品园六个展区,向游客展示湿地概念、湿地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芦苇作为污染杀手的作用等科普知识,同时,通过湿地鸟类、鱼类、昆虫的标本和模型,向游客展示了沙家浜常见的各类湿地生物。此外,还有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人类过度使用湿地资源带来的危害、环保小游戏等内容,宣传环保知识,是中小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有效场所。
沙家浜湿地自然学校是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为充分发挥国家湿地公园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宣教功能而建立的自然教育平台,同时也是苏州市科普宣教基地之一。学校立足沙家浜湿地资源,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开展“湿地野趣亲子游”为核心课程的湿地科普宣教活动,目前,已开展的课程包括湿地观鸟、湿地里的开花植物主题活动、水生植物四大家族主题活动、叶脉书签制作、手工玫瑰花制作、种子风铃主题活动等课程,更有一些列精彩课程正在实践中。
《芦荡烽火》
时间:上午11:00
地点:芦荡剧场
讲述了沙家浜地区军民团结一心,打破敌寇封湖诡计,顺利掩护伤病员的故事。该剧运用火爆、水爆等高科技手段,配合水上飞艇表演等特技,整个演艺场景及特技、音响、声光电融为一体,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盛况,仿佛身临其境。
石湾山歌被誉为吴歌的主要原型,原是枕河而居的沙家浜人以歌声隔岸对答抒发情感的原生态交流方式,因其曲调优美渐渐形成了一套沙家浜地区独有的山歌体系。
江南船拳是江南特有水乡地域与拳法的结合,把武术搬上船头,集表演和健身于一体,沙家浜是江南船拳三大发源地之一,沙家浜风景区每年都会组织长三角周边船拳队伍开展船拳展演活动。
具体演出时间以现场公告为准
沙家浜水乡婚育习俗实际是一种地方文化,它属于吴地文化的组成部分,已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3000多年前,人类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从愚味走向文明,才形成了流传至今的水乡婚育文化。
游客可以通过扳罾捉蟹、倒龙梢、丝网等一系列现代都市生活中很难见到的水乡传统捕鱼方式,把这湖生湖长的鱼蟹收入囊中。春季更有“网罗富贵”特别项目,游客可以一试身手以下网、垂钓等方式收获沙家浜特产湖鲜富贵鱼,收获满满的好运富贵。
在沙家浜,河湖相连,芦苇密布,水与芦苇构成了一个辽阔、曲折又清香的水上迷宫,称之为“芦苇迷宫”。在这儿,你常常会看到穿着蓝印花布衣衫的船娘与船工,摇着手摇船,逶迤穿行在芦苇迷宫之中,穿过木桥,走过狭长的水道,在芦花飞舞的季节,宛若在一幅流动的水墨画中信步徜徉。
江南手摇船40元/人 (6人/船,包船按6人计)
竹筏
35元/人(8人/船,包船按8人计)
画舫
中型画舫:40元/人 (20、28人/船,10人起售)
豪华画舫:60元/人(10人/船,6人起售)
大画舫:25元/人(32、40人/船,20人起售)
将泛舟赏日落与品茶小吃相结合。日落西沉前,邀上三五知己,乘上摇橹船,观百鸟,赏日落,听船歌,品茶点,全程90分钟,路线不重复,尽情游览芦荡美景。
地点:手摇船码头
定制项目,需提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