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公告
红绿结合 开拓创新 永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9-2-12
  

我们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与沙家浜风景区密不可分,融为一体。三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成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承担着生态保护、传承文化、发展经济的重任,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红色是我们沙家浜的魂,绿色是我们沙家浜的根。近年来,为了更好地科学利用我们的红色资源、绿色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我们坚持立足红色基调,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红绿结合,不断创新,为实现永续发展而努力。

一、红色是魂,传承弘扬

沙家浜镇是2003年由原沙家浜镇与唐市镇合并而成,这里曾经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的活动中心,抗战时期苏(州)常(熟)太(仓)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要基点之一,是中共江南特委、苏常太公署和苏州县政府的驻地,是新“江抗”部队的诞生地,新四军后方医院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党领导的敌后武工队十分活跃的地区,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和斗争故事,特别是1939年10月,新四军大部队西移北上后,留在当地的数十位伤病员,面对日伪顽围剿,机智勇敢,顽强作战,在粮缺药尽、消息中断的险恶环境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依靠地方人民群众的掩护,凭借茫茫天然芦苇荡的地理优势,终于保住了这批革命的火种,战胜顽敌度难关,最后冲出芦苇荡,奔赴抗日战场。至1941年6月,部队发展壮大到4500人,成为新四军六师十八旅,汇入人民解放军滚滚洪流中,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现代京剧《沙家浜》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片段,也是阳澄湖地区人民革命斗争史的一个缩影。这里的红色基因,已经融化在人民群众的血液里,深深扎根于泥土中。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基础上,创建成了国家5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资源的集聚显示出了强大的效应。

我们依托红色资源,每年举办沙家浜红色旅游节,结合“七一”党建、“十一”国庆、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特殊节日,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宣教活动。近年来,开展了共和国将军走进沙家浜、全国红色旅游摄影作品展、“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全国红色旅游万里行、“沙家浜精神”全国征文等特色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创作出了“芦荡烽火”、“让子弹飞”、“智斗胡司令”实景演出项目,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深受广大游客的喜欢。去年又创作出了“我是新四军”、 “红色总动员”、“我与自然和谐共处”、“素质拓展研学”和“水乡婚俗文化游学”系列互动体验产品,打造出“沙家浜红绿新学堂”品牌项目,得到了良好的反响。今年已接待党性教育活动238批,9729人次;接待青少年63800人次。目前,正在进行印报所、修枪所、后方医院等红色遗址的修复,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丰富宣教内容,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二、绿色是根,保护修复

自2009年开始,我们景区申报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经过4年的建设完善,经当时国家林业局考核验收批准,于2013年11月,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挂牌。公园面积现为414.03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307.91公顷,湿地率达到了74.37%。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沙家浜风景区包涵在其中。公园规划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区、科普宣教区、管理服务区和合理利用区。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横泾老街、红石村、国防教育园、湿地科普园等主要游览区域均设置在科普宣教区内。公园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和人流限制,把人去的地方和鸟去的地方区分开来,为鸟类保留了60%的栖息地。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通过规划修编、房屋搬迁、关停污染源、开挖防护河、建设防护网、疏浚底泥、沟通水系、种植水生植物、种植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驳岸、制作生态浮岛、营造浅滩生境、开展鸟类、水质和气象监测等,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联合国国际湿地秘书处各位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誉。目前,全国有国家湿地公园898个(含试点单位),我们是第二批被转正的20家国家湿地公园之一。2017年5月,国家湿地公园创先联盟在广州成立,我们是全国首批9家湿地创先联盟单位之一,在全国湿地建设管理领域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红绿结合,永续发展

沙家浜的红色文化根植于绿色生态,当年正是因为芦苇荡湿地有利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掩护和疗养了新四军伤病员。如今战火与硝烟早已散去,留下了一个芦荡火种、鱼水情深的传奇故事,成为我们沙家浜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为了适应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逐步实现由观光型向观光+体验型转变,我们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新模式,深挖红色文化,整合红绿资源,把红绿资源转化为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强的体验课程,寓教于乐,寓教于游。2017年初,我们聘请在环境教育界全球顶尖的团队来沙家浜,通过深入盘点沙家浜湿地公园内现有各种资源,培育宣教团队,研发宣教课程,历时8个月,开发出了具有沙家浜特色的研学实践项目——“沙家浜红绿新学堂”。该课程有“红色总动员”、“水乡婚俗秀”、“湿地飞羽精灵”、“探秘植物乐园”四套课程体系,其中整合了革命历史、素质拓展、湿地科普、水乡文化等资源,建设了国防教育园土灶体验区、制作了各种教具、增加完善了科普宣教展板以及建设了观鸟屋、观鸟栈道、四季田、昆虫旅馆、湿地自然学校、湿地科普馆等室内外科普展教场所,将旅游体验和宣教课程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客户推出不同主题、不同时长的研学游产品,目前已逐步推向市场,受到了广泛喜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景看好。2017年“沙家浜红绿新学堂”以创新的产品业态和人性化的服务模式,被评为苏州市“旅游创新产品”和“旅游景区品牌服务项目”,同年被教育部等部委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

多年来,我们坚持“红色历史与绿色生态”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把弘扬革命传统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积极响应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战略。我们沙家浜在利用红色资源、生态资源开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何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红绿结合,永续发展的理念。一是要做好规划。要将湿地公园规划、度假区规划、镇规划融入长江生态经济带规划和国家发展战略,落实中央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六个原则”,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二是要加快实施保护性建设。要尽快实施湿地公园二期、三期建没,特别是保育区、恢复区建设,营造各类生境,提高动植物多样性,更加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要合理利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开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新方式、新举措,开发低碳环保产业,将红色历史宣教、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监测、栖息地保护与游客研学实践结合起来,如红色教育、国防教育、军事体验、环境教育、经验宣讲等,以此带动住宿业、餐饮业、特产销售、文创产品、休闲产品等的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具有沙家浜特色的,能够实现永续发展的健康发展之路。


苏州沙家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