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公告
沙家浜野生鸟类种群又来了一个萌萌哒的新成员!
发布时间:2020-9-3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监测人员在开展日常鸟类监测工作时,在公园二期和科普宣教区范围又一次发现了新物种——灰头麦鸡。至此,公园的野生鸟类种群已经达到了142种,隶属于11目36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达11种,省级保护鸟类达59种。

灰头麦鸡

形态特征

灰头麦鸡(学名:Vanellus cinereus)是鸻科、麦鸡属下的中型水鸟。夏羽头、颈、胸灰色,后颈缀有褐色,多呈淡灰褐色。背、两肩、腰、两翅小覆羽和三级飞羽淡褐色,具金属光泽,腰部两侧、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冬羽头、颈多褐色,颏、喉白色,黑色胸带部分不清晰。虹膜红色,嘴黄色,尖端黑色,眼前肉垂和脚黄色,爪黑色。


生活习性

灰头麦鸡多成双或结小群活动,喜食蚯蚓、昆虫、螺类等,常栖息于开阔的沼泽、水田、耕地、草地、河畔或山中池塘畔,有时亦栖息于水边或草地上。当发现有人接近或侵入它的领地时,伸颈注视,发现有危险时,它一定会像轰炸机一样地飞出来,怒吼着在你的头顶盘旋。它的飞行速度较慢,两翅迟缓地扇动,飞行高度亦不高,常在空中上下翻飞。灰头麦鸡的嗓门特别大,告警时叫声为响而哀的chee-it,chee-it声,飞行时作尖声的kik。

本次公园工作人员监测到灰头麦鸡时,正于公园的二期和科普宣教区的上空翻飞中。


繁殖方式

灰头麦鸡的繁殖期是5-7月。一雄一雌制,成对营巢于苇塘和湖泊等水域附近草地上,也在田野和沼泽边的干地或盐碱地上营巢。通常置巢于开阔的裸地上,巢甚简陋,仅为一浅的凹坑,内无任何铺垫,或仅垫以苔草草茎和草叶。巢呈盘状,每窝产卵4枚,卵为梨形或尖卵圆形,米灰色或黄绿色或土黄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在窝中常成尖端在内,钝端在外,尖端对尖端的十字形排列。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27-30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的第二天即能行走。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灰头麦鸡种群状态与保护数量较少,不常见,已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


开展鸟类监测工作

鸟类的生存状况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沙家浜长期开展月度鸟类监测工作,形成完整的鸟类监测报告,为湿地长效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将鸟类监测与自然教育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向公众普及鸟类知识,树立正确的鸟类保育观念,沙家浜还将鸟类监测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研发了多套以鸟类为主题的研学课程《湿地飞羽精灵》、《我的鸟类朋友》等等,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以湿地公园为实践场所,对公众进行科普宣教,发孩子学习、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了解自然、爱护自然。

《湿地飞羽精灵》 《我的鸟类朋友》

苏州沙家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